两屦下峨岷,旧闻渠可人。
相逢老史族,仍是少公亲。
浊酒能浇月,新诗不负春。
旁观还伎痒,吾亦捧心颦。
【注释】
峨岷:峨眉山,在今四川。
旧闻渠可人:闻,听说;渠,代词,他;可人,指有才能的人。
逢:遇到;史族:姓史的家族;少公:杜甫的表字;亲:亲近,这里是称赞的意思。
浊酒能浇月,新诗不负春:浊酒,指粗劣的酒;浇,消解,消散;月,月亮;新诗,指杜甫自己写的诗;负(fù),给……增光。
旁观还伎痒,吾亦捧心颦:伎,表演;痒,发痒;颦(pín),皱眉头;比喻看到别人擅长某种技艺或才华,自己也想学习。
【赏析】
公元764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李白和杜甫在成都相遇。李白当时已五十多岁,是杜甫四十多岁的表兄。他们二人在成都相会后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首诗就是杜甫为纪念与李白这次难得的重逢而作。
“两屦下峨岷”,诗人首先描绘了自己从蜀地出发的情景。峨眉山是四川名山之一。“两屦”(两双鞋子),指旅途中换下的鞋。
“旧闻渠可人”,李白为人豪爽、直率,性情耿介,又好饮酒吟诗,所以杜甫对他十分敬重。
“相逢老史族”,“史家”,指杜甫。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所以称杜甫为史家。
“仍是少公亲”,“少公”即杜甫的表字。杜甫对李白的敬爱之情溢于言表,所以说又是他的亲人。
“浊酒能浇月,新诗不负春。”李白喜欢喝酒,也喜欢写诗,杜甫用“浊酒”、“新诗”来表达他对李白的这种爱好的理解和支持,也表达了对李白人品的高度赞扬。
“旁观还伎痒,吾亦捧心颦。”“伎痒”,表演时手痒,比喻看到别人擅长某种技艺或才华,自己也想学习。杜甫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也想学习李白那种豪放不羁的精神境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