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扬雄一鸱酒,却吟平子四愁诗。
酒能作病终何益,诗解穷人亦漫为。
便死正应如土偶,纵贫那可恨毛锥。
如今只有荆卿在,能记田光少壮时。

【诗句释义】

  1. 不尽扬雄一鸱酒,却吟平子四愁诗。
  • 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
  • 鸱(chī):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恶鸟。
  • 平子:即司马相如,汉朝的著名辞赋家。
  • 四愁诗:即《孔雀东南飞》,这是一首描写爱情悲剧的诗歌。
  1. 酒能作病终何益,诗解穷人亦漫为。
  • 作病:指喝酒伤身。
  • 穷人:这里指被贬谪的文人。
  1. 便死正应如土偶,纵贫那可恨毛锥。
  • 便死:即使死亡。
  • 土偶:木偶。
  • 恨毛锥:恨自己没有才华。
  1. 如今只有荆卿在,能记田光少壮时。
  • 荆卿:战国时期的刺客,以高超的武艺和忠诚的报国志向著称。
  • 田光: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曾助荆轲刺杀秦王。
    【译文】
  1. 扬雄的酒,像一只恶鸟一样令人生厌;而司马相如的诗,却能让人感到深深的忧愁。
  2. 饮酒只会让人生病,而诗歌却无法解决贫穷的问题。
  3. 如果死了,就像木偶一样无足轻重;即使贫穷,也不应该感到遗憾和愤怒。
  4. 现在只剩下荆轲还在,他曾经记得田光年轻时的英雄事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病愈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首句“不尽扬雄一鸱酒,却吟平子四愁诗”,诗人借用了扬雄和司马相如的名字,表达了对他们作品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疾病中仍然保持着对文学的追求。
    第二句“酒能作病终何益,诗解穷人亦漫为”,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喝酒虽然可以解愁,但并不能真正治愈疾病;诗歌虽然可以帮助人找到生活的乐趣,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无法解决问题。
    第三句“便死正应如土偶,纵贫那可恨毛锥”,诗人通过比较,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死亡,也应该像木偶一样无所畏惧;即使贫穷,也不应该感到痛苦和愤怒。
    最后一句“如今只有荆卿在,能记田光少壮时”,诗人以荆轲和田光为例,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要像他们一样,为了信仰和理想而奋斗,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放弃自己的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