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五经过,子亦倦行役。
踵门觅一廛,正尔不能得。
穷愁侵两鬓,无酒洒胸臆。
见溺不解援,我空三叹息。

次韵程道徽三首

二年五经过,子亦倦行役。

踵门觅一廛,正尔不能得。

穷愁侵两鬓,无酒洒胸臆。

见溺不解援,我空三叹息。

【注释】

  1. 子:这里指作者自己。
  2. 两鬓:指头发的两侧边。
  3. 无酒:没有酒可喝。
  4. 见溺:看到别人陷入困境而袖手旁观。
  5. 三叹息:三次叹气。

【赏析】
这首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句“二年五经过”,表明诗人已经度过两年的时间,但仍未找到合适的地方居住。这里的“五过”可能是指五年的时间,也可能是指五次经过。

第二句“子亦倦行役”,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厌倦,以及对于更好生活的追求。这里的“子”指的是诗人自己,“倦行役”则表示他对生活琐事的厌倦。

第三句“踵门觅一廛”,表明诗人在门前寻找了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但是仍然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这里的“踵门”表示诗人在门前等待,“一廛”表示一个房间或一个地方。

第四句“正尔不能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无奈和挫败感。这里的“正尔”表示如此,“不能得”则表示无法得到。

第五句“穷愁侵两鬓”,描绘了诗人因生活困苦而过早地白发苍苍的形象。这里的“两鬓”是指头发两侧的鬓发。

第六句“无酒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这里的“无酒”表示没有酒可以解忧,“洒胸臆”则表示将心中的忧愁洒向胸中。

第七句“见溺不解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他人困境的冷漠和无动于衷的态度。这里的“见溺”表示看到别人陷入困境,“不解援”则表示不理解如何帮助他人。

第八句“我空三叹息”,表明诗人因为自己的无力改变而感到空虚和遗憾,多次叹息。这里的“我空”表示自己感到空虚,“三叹息”则表示反复叹息。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命运和社会的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他人困境的冷漠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