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室颇修洁,短窗亦虚明。
雠书岂不佳,念汝翻怆情。
忆昨乾元初,春风被檐楹。
炙背俯晴轩,铿然读书声。
忽起四方志,遽作千里行。
别来四寒暑,归计犹未成。
买桂炊白玉,崎岖客都城。
两鬓不受愁,应已白发生。
斗粟能几何,终年费经营。
短鞭望马腹,我亦饥寒并。
老怀少机械,世路多沟坑。
安得沮溺田,与子穷岁耕。
夜坐怀日新
小室颇修洁,短窗亦虚明。雠书岂不佳,念汝翻怆情。
译文:
在狭小的房间里,虽然简陋却很干净;窗户虽短却也很明亮。读书本应是件快乐的事情,但是一想到你的离去,心中便涌起一种悲伤的情绪。
注释:
- 夜坐怀日新:夜晚坐在房间里思念你。2. 小室:小小的房间。3. 颇:很。4. 修洁:干净整洁。5. 短窗:短而明亮的窗户。6. 雠书:校对书籍。7. 岂:难道。8. 佳:好。9. 念汝:想到你。10. 翻:反而。
赏析:
这首诗以“夜坐怀日新”为题,抒发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描述了诗人在深夜里独自坐在小屋里,想念着故人的情景。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感人,令人回味无穷。
日新:指诗人故人名。
译文:
小室颇修洁,短窗亦虚明。雠书岂不佳,念汝翻怆情。忆昨乾元初,春风被檐楹。炙背俯晴轩,铿然读书声。忽起四方志,遽作千里行。别来四寒暑,归计犹未成。买桂炊白玉,崎岖客都城。两鬓不受愁,应已白发生。斗粟能几何,终年费经营。短鞭望马腹,我亦饥寒并。老怀少机械,世路多沟坑。安得沮溺田,与子穷岁耕。
注释:
- 日新:诗人故人名。2. 雠书:校对书籍。3. 岂:难道。4. 念汝:想到你。5. 怆情:悲痛。6. 乾元初: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当时杜甫流寓于长安。7. 春风被檐楹:春天的暖风吹拂着屋檐和房梁。8. 炙背:晒黑了背部。9. 霁轩:晴朗的轩窗。10. 四方志:四方之志,即远大的志向。11. 遽作:突然要做或立即去做。12. 归计:回家的计划。13. 买桂炊白玉:形容自己生活贫困,只能购买桂花和白玉充饥。14. 崎岖:辛苦劳累。15. 两鬓:头发两侧边。16. 斗粟:一斗米。17. 机巧:权变、圆滑。18. 沟坑:比喻艰难险阻。19. 沮溺:战国时鲁国人,曾与孔子、孟子并称为“孔门三圣”。后因以“沮溺”称有节操的人。20. 穷岁:整年。21. 老怀少机械:老年人的心思不复杂。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春,当时诗人流寓于长安,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诗的前六句写诗人在小屋里独坐,思念故人的情境。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居所和读书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
此诗开头两句,点明地点及时间,交代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坐在小屋里思念故人的原因。接着,诗人通过对故人的回忆,描绘出一幅故人离开后的凄凉景象。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设想,表达了他希望回到故乡与故人共度时光的愿望。
此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诗人的孤独与故人的离别相对照,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还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感悟。无论是从诗歌的形式还是内容上来看,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