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占仁爱,宸心极战兢。
图从甘石辨,言并禹汤兴。
有志酬消露,无词赞履冰。
至明昭万里,先愿烛西陵。

庚子年正月,彗星出现在室宿,皇帝下诏求言,因上巳日出现而有所感作。

天象占仁爱之情,帝王之心极为谨慎。

图谋从甘石氏辨明,言语并禹、汤兴。

有志酬谢消释露,无词赞颂履冰行。

至明昭示万里外,首先愿为西陵照。

逐句解释:

  1. 庚子年正月,彗星出现在室宿,皇帝下诏求言,因上巳日出现而有所感作。
  • 庚子年:指农历年份,庚子年指的是2010年。
  • 正月:农历月份,正月通常指春季的一个月。
  • 彗见:彗星出现。
  • 有诏:皇帝下诏书。
  • 求言:征求意见。
  • 因上巳日:因为上巳节(古代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发生。
  • 有感作:因此感慨而创作。
  1. 天象占仁爱之情,帝王之心极为谨慎。
  • 天象占:通过观测天象来占卜吉凶。
  • 仁爱之情:表现出对百姓的关爱和同情心。
  • 宸心:帝王的心思。
  • 极战兢:非常谨慎和小心。
  1. 图从甘石辨明,言语并禹汤兴。
  • 图从:遵循古代天文学者甘石氏的方法。
  • 辨明:辨别清楚,指观察天文以确定吉凶预兆。
  • 言语并禹汤兴:言语与古代圣君禹和商汤相提并论。
  1. 有志酬消露,无词赞履冰。
  • 有志酬消露:有志于消除灾祸。
  • 消露:消除露水,比喻灾害。
  • 无词赞履冰:没有合适的语言去赞美踏着冰前行的人。
  1. 至明昭万里外,先愿烛西陵。
  • 至明昭万里外:希望光明能够照亮远方。
  • 昭:明亮。
  • 至明昭万里外:希望自己的光辉能够照耀到遥远的地方。
  • 烛:照明,比喻启发、引导。
  • 西陵: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泛指某个地方。
  1.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彗星的出现以及其出现时的景象进行描绘和解读,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景。诗人通过天象的变化,结合自己的政治理想,抒发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爱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