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杪幽禽巧语新,何时曾记得名因。
样传京兆成双妩,人指渔阳开小颦。
尽称如簧啼白昼,未须对镜学青春。
山中有叟嗒无语,短褐庞眉更笑人。
【诗句释义】
木梢上,鸟儿在欢快地鸣叫,声音清脆悦耳。它们仿佛在戏弄着什么,用巧舌伶俐的语言诉说新的故事,然而我何时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呢?
样传京兆的双鸟,被人们形容为妩媚动人;人指渔阳的雏鸟刚睁开惺忪的双眼,就学着颦眉低首的样子。
尽称如簧之舌啼叫着白昼,但无须对镜自照去学习青春。
山中有位老人静静地坐着,面带笑容,却无人理睬他的存在。
【译文】
树上鸟儿欢快地啼叫,仿佛在嬉戏着什么
你曾经记得自己的名字吗?如今已不再记得
京城里的一对鸳鸯,被形容为美丽动人的模样
而渔阳的雏鸟刚刚张开眼睛,就学着皱眉的样子
整天都不停地啼叫,但不需要对镜子来学习青春
山中有个老人静静坐着,面带微笑却没有人理会
【赏析】
此诗描写画眉鸟的叫声和行为,以拟人手法赋予画眉鸟以人的性情和语言。诗人通过观察,捕捉到了画眉鸟的各种生动形象:有的“样传京兆成双双”,有的“人指渔阳开小颦”。这些画眉鸟似乎在与人交谈、逗趣,其天真顽皮之态跃然纸上。诗人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画眉鸟比作是“如簧之舌啼白昼”的“如簧”,以及“未须对镜学青春”的“如簧”,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画眉鸟啼鸣时的声音。此外,诗人又巧妙地运用反衬的手法,将画眉鸟与山中的老叟进行对比,既突出了画眉鸟的活泼可爱,同时也衬托出了老叟的孤独寂寞,表现了诗人对老叟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