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郡裁仪自太平,百艘初奏夜严声。
渔挝鼓史催三奏,龙角单于动五更。
岸柳青烟留帐饮,堤莲红焰耿纱明。
津亭独坐逌然笑,不似池蛙两部鸣。

五月九日登舟闻迓卒鼓角发严

注释:五月九日,即端午节。登舟,登上船。闻迓卒鼓角发严,听到招揽百姓参军的鼓角声。

译文:五月九日,也就是端午节,我登上船只,听到招揽百姓参军的鼓角声。

赏析:此诗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天气以及诗人的心情。“古郡裁仪自太平”,写出了地方官员的威风凛凛,气势如虹;“百艘初奏夜严声”则表现了节日的热闹场面。第二句写招揽百姓参军的鼓角声。第三句写参军后的情景。岸柳青烟,留帐饮;堤莲红焰,耿纱明,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第四句是说津亭上有人独自坐着,悠然地微笑。最后一句以蛙鸣作比,反衬参军的欢乐心情。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简称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声调的汉语诗歌体裁。其格式要求对仗工整,押韵严谨;格律严谨,讲究对仗和押韵。律诗有八句的,称为排律,又称为长律,还有四句叫绝句。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律诗一般每篇限韵,且一韵到底,分为上下两阕或三、四、五、六四段共八个段落;除第二、四段可各自换韵外,第一、三、五、六各段通押一韵,谓之“一韵到底”。律诗每句字数整齐划一。五七言绝句简称为绝句,简称古诗。它没有律诗那样严格的格律束缚,但音节和谐,朗朗上口。绝句在形式上比律诗更灵活自由些,不象律诗那样要求对仗工整和押韵严格。绝句分四言(四个字),五言(五个字)、七言(七个字)三种。绝句的作法也与律诗不同,它允许临篇换韵,并且中间可以断开,不必像律诗那样一气呵成。

渔挝鼓,打鼓的人敲打着渔鼓;史催三奏,打鼓的人敲着渔鼓催促演奏三次;龙角单于动五更,打鼓的人用龙角乐器敲击,使人们从五更天就惊醒起来。

岸边柳青烟,岸边的柳树在烟雾中摇曳;堤莲红焰耿纱明,堤上的莲花在红色的火光中燃烧。

津亭独坐逌然笑,津亭上有人独自坐在那里,悠然地笑着;不似池蛙两部鸣,不像池塘里的青蛙两只一起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