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传陕右定天都,西域新来汗血驹。
旧府折冲三十六,尽依铜虎铸兵符。
宫词一百首
王建笔下的宫廷生活画卷
- 诗作原文
先传陕右定天都,西域新来汗血驹。
旧府折冲三十六,尽依铜虎铸兵符。
- 注释与解释
(1)陕右:古代地名,指的是陕西西部的地区。
(2)天都:古称长安,为唐代首都,此处指代宫廷或皇宫。
(3)汗血驹:指传说中的一种骏马,因其毛色如玉、行动如飞而得名。
(4)旧府:指曾经的将军府邸。
(5)折冲:原意为使敌方屈服,此处指抵御敌军。
(6)三十六:泛指数量众多或规模宏大。
(7)铜虎:古代用以镇宅之器物,此处比喻坚固之物。
(8)铸兵符:制造兵器,此处喻指制作兵器。
- 译文与赏析
《宫词一百首》通过描绘宫女们的生活,揭露了宫廷生活的阴暗面,反映了宫女们的不幸遭遇和内心苦闷,同时表达了对这些身处富贵之地却遭受肉体和精神蹂躏的女性的同情和谴责。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代,诗人王建以组诗的形式记录了宫中女性的日常生活。这些诗句深刻地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 艺术特点
(1)细腻描绘:王建在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生活的片段,通过桑子、宫蚕等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宁静与哀愁。
(2)隐喻表达:诗中的“桑子青青雨压枝”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隐喻了宫中女子的青春与压抑。
(3)情感丰富:诗人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描写,传达出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体现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人文关怀。
- 历史意义
《宫词一百首》不仅是王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唐代宫廷文化和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