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龙泉了探慈湖,倦矣归携一束书。
白首功名销壮气,清溪游钓乐闲居。
山人宁有趋戎幕,方伯今谁顾草庐。
乡旧凋零无复见,北风吹雨更愁予。
诗句解释:
- 扣龙泉了探慈湖,倦矣归携一束书。
- “扣龙泉”:指的是拜访或询问某人。
- “了探慈湖”:表示探访慈湖的某个地方或事件。
- “倦矣”:表示已经疲惫不堪。
- “归携一束书”:带着一捆书回家,可能意味着在外地有所收获或者学习。
- 白首功名销壮气,清溪游钓乐闲居。
- “白首”:指老年时期。
- “功名”:通常指通过努力获得的社会地位或成就。
- “消壮气”:形容因为老去而感到气馁或失去斗志。
- “清溪游钓乐闲居”:描述一个人在清溪边游玩、垂钓,享受悠闲的生活。
- 山人宁有趋戎幕,方伯今谁顾草庐。
- “山人”:古代对隐士的称呼。
- “宁有”:表示存在或可能有。
- “趋戎幕”:奔赴军旅之中。
- “方伯”:地方长官,类似于现在的省长或市长。
- “顾草庐”:回头看看简陋的住所。
- 乡旧凋零无复见,北风吹雨更愁予。
- “乡旧”:家乡的老友或故旧。
- “凋零”:形容凋敝、衰败。
- “无复见”:不再能见到。
- “北风吹雨更愁予”:北风和雨水让人更加愁苦。这里的”予”是诗人自称的昵称。
译文:
- 我敲开龙泉,询问慈湖的情况,已经疲倦不堪,回到家中拿起一捆书籍。
- 白发苍苍的我,失去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现在只能悠然自得地在清溪边垂钓,享受悠闲的生活。
- 现在的社会,山里的隐士是否还能像从前一样奔赴战场,地方长官是否还会关心那些简陋的草房?
- 我的老朋友都已经去世,只剩下我在北风和大雨中独自哀叹。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晚年的感慨和孤独,以及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光和过去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的“扣龙泉”和“了探慈湖”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而“倦矣”、“无复见”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社会和个人境遇的无力感和失落。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