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云时有一鸿声,唤雪风来冷更清。
腊意未教梅萼老,春风先放柳条成。
乱离每叹兵难戢,贫贱还忧道不鸣。
节物一番空自好,暗添年纪却堪惊。

这是一首诗,作者名为沈兴之。诗的主题是岁暮即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逐句翻译:

  1. 穿云时有一鸿声,唤雪风来冷更清。
  • “穿云”形容大雁飞行的高远。
  • “鸿声”指的是大雁的叫声,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
  • “唤雪风”形容春风吹拂时带来的寒冷感觉。
  • “冷更清”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来临时的寒冷与清新。
  1. 腊意未教梅萼老,春风先放柳条成。
  • “腊意”指的是冬天的气息。
  • “梅萼”是指梅花的花苞,通常在冬季开放。
  • “春风先放柳条成”则是说春天的风使得柳树发芽,开始生长。
  1. 乱离每叹兵难戢,贫贱还忧道不鸣。
  • “乱离”指的是战乱和社会动荡。
  • “兵难戢”是指战乱难以平息,这里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
  • “贫贱”指的是生活贫困或地位低下。
  • “道不鸣”则意味着在困境中无法发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1. 节物一番空自好,暗添年纪却堪惊。
  • “节物”指的是节日或节气时的事物。
  • “一番”表示一种情况或状态。
  • “空自好”意味着虽然表面上似乎美好,但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的价值。
  • “暗添年纪却堪惊”则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表面的美景也让人感到忧虑或不安。

关键词注释:

  • 穿云: 形容大雁飞行的高远。
  • 鸿声: 指的是大雁的叫声,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
  • 唤雪风: 形容春风吹拂时带来的寒冷感觉。
  • 梅萼: 通常指梅花的花苞,这里特指冬梅。
  • 柳条成: 描述春天里柳树发芽的情景。
  • 兵难戢(jī): 指战乱难以平息。
  • 道不鸣: 表示在困境中无法发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社会动荡中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 节物: 指节日或节气时的事物。
  • 一番: 表示一种情况或状态。
  • 空自好: 表面看似美好,实际上并不具有实质性的价值。
  • 暗添年纪: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表面的美景也让人感到忧虑或不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代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诗人通过对“穿云”、“鸿声”、“唤雪风”、“梅萼”等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却又充满危机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的“节物一番空自好,暗添年纪却堪惊”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