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端明去外台,修途松盖属谁栽。
仁心既许推仁政,玉笋清班趁早排。

注释:

  1. 端明:指唐玄宗,这里泛指朝廷。外台:官名,御史台的别称。
  2. 修途松盖:形容山路崎岖,松树枝叶茂密如盖,比喻路途艰难。
  3. 仁心:指皇帝有仁爱之心。推仁政:推广仁爱的政治。
  4. 玉笋清班:比喻朝中官员年轻、英俊。趁早排:指早早地安排、提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朝廷政治的看法和期待。
    首句“一自端明去外台,修途松盖属谁栽?”诗人以“端明”一词,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之情。他感叹自己离开了朝廷,但皇帝的仁爱之心并未改变。同时,他也在思考,如果有这样的仁政,是否应该有人来承担这个责任呢?这里的“修途松盖”,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崎岖和松树的茂密,寓意着道路艰难,需要有人来扶持。
    颔联“仁心既许推仁政,玉笋清班趁早排。”诗人继续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认为皇帝已经有了仁心,那么就应该推广仁爱的政治。而年轻的官员们也应该趁早被提拔,为国家做出贡献。这里的“玉笋清班”,用来形容朝中的官员年轻、英俊,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崭露头角。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期望和担忧。他希望通过皇帝的仁政和年轻官员们的才华,使国家繁荣昌盛。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这个机会,努力为国效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