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
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
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
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
枯树
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
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
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
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
注释
枯树
凋悴:枯萎凋零。凋悴缘何事:为何会枯萎凋零。
青青:茂盛的样子。指曾经茂盛的树木。忆旧丛:回忆过去的树林。
有枝:树上的树枝。撑夜月:在夜晚支撑月亮。
无叶:树上没有叶子。起秋风:迎接秋天的风。
暑路:炎热的道路,比喻炎热的夏天。行人:过路的人。惜:珍惜。
寒巢:鸟儿在寒冷时筑巢的地方。宿鸟空:鸟儿飞走了。
倘:如果。留心:留意。不死:不死去。
嘘:吹气的意思。拂:抚摸。等待:希望等待。春工:春天的活力和力量。
赏析
这首诗以“枯树”为题,描绘了一棵枯树的形象和经历,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诗人通过枯树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时光、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的前两行通过对枯树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凋零和无常。“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这里的“青青忆旧丛”形象地描绘了枯树曾经的繁茂与如今枯萎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
诗的后两行则通过描述枯树在炎热夏季和寒冷冬天的不同状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这两行诗句分别描绘了枯树在夜晚和清晨的状态,既有枝叶支撑着月亮,又有树叶迎接秋风。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感慨。
诗的后两行则通过表达人们对枯树的珍视和惋惜之情,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里对枯树的珍视和惋惜之情。无论是行人路过时对枯树的珍惜,还是宿鸟飞走后的空虚,都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眷恋和不舍。
这首诗通过枯树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大自然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人以枯树为载体,传达了对生命、时光和自然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