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逢还又别,龙竹葛陂阴。
野水流春远,江云入暮深。
新知满湖海,遗老在山林。
解后如相问,凭君道素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薛德之之江东简熊西玉诸公
乍逢还又别,龙竹葛陂阴。
野水流春远,江云入暮深。
新知满湖海,遗老在山林。
解后如相问,凭君道素心。

注释:

  1. 薛德之之江东简熊西玉诸公:指的是李白与一些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薛德之是唐代的名将,而李白当时正身处江湖之中,因此有“江东”之句。简熊和西玉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或朋友。
  2. 乍逢还又别,龙竹葛陂阴:乍逢,刚刚相逢;又别,再次分别。葛陂,地名,位于今江苏省高邮市境内。这里的“阴”,指阴山,即山阴。
  3. 野水流春远,江云入暮深:野水,指江河中的流水;春远,春天已经过去;江云,指夕阳下的云彩。
  4. 新知满湖海,遗老在山林:新知,新结识的朋友;遗老,指年老有学问的人;在山林,指隐居山林。
  5. 解后如相问,凭君道素心:解后,离别之后;相问,询问;凭君,请代我向对方传达我的心意;素心,纯洁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他的旧友的,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分离的不舍。首句“薛德之之江东简熊西玉诸公”点明了诗歌主题,即李白与一些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次句“乍逢还又别,龙竹葛陂阴”描绘了他们刚刚相逢然后又要分别的场景,以及他们在葛陂山阴的幽静环境中度过的时光。第三句“野水流春远,江云入暮深”则表达了他们对春天流逝的感慨和对黄昏时江云的欣赏。第四句“新知满湖海,遗老在山林”反映了李白与这些新交和新识的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最后一句“解后如相问,凭君道素心”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真挚情感的承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对友情的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