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开神斧是何年,珠雁金凫锁冷烟。
薜荔带云悬古木,辘轳卷月出秋泉。
岩前洗剑精疑伏,林下烹茶味亦禅。
高倚石阑清啸发,恐惊池底老龙眠。
【注释】
- 剑池:指庐山东林寺前的“东林精舍”前的大池子。
- 凿开:指唐代高僧慧远于公元340-416年间在此建东林寺,开凿山岩为石室,以避世。
- 神斧:传说中能劈山断石的宝剑,此处代指慧远开山建寺时所用的工具。
- 珠雁金凫:传说中的仙禽名。
- 冷烟:形容山岩间云雾缭绕、神秘莫测。
- 薜荔:一种常绿藤本植物,攀附在岩石上。
- 古木:指高大的树木。
- 辘轳(lu lu):古代的一种手摇曲柄提水的工具。
- 秋泉:秋天的水。
- 岩前:指庐山东林寺前的山岩。
- 精:指慧远。
- 烹茶:即煮茶。
- 禅:禅宗,佛教宗派。
- 高倚石阑:指站在岩石栏杆上,仰望天空。
- 清啸发:指发出清越的长啸声。
- 老龙眠:指神话中潜藏于大龙穴中的一条小龙。
【译文】
慧远当年开山建寺时用神斧凿开的山岩如今还留有痕迹。
那珠雁金凫般的仙禽锁住的冷烟弥漫着神秘的氛围。
薜荔缠绕在古木之间,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手摇辘轳卷起月色从深秋的泉水中升起。
在山岩前洗剑的人精疑是慧远,他在修行中寻找内心的清净。
林下烹茶的味道也如同禅宗般清新,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意境。
他站在高高的岩石栏杆上放声长啸,仿佛要唤醒蛰伏的老龙。
【赏析】
《剑池》这首诗描绘了庐山东林寺前剑池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表达了对慧远大师修行精神的敬仰。首句通过描述开山建寺时所用的神斧,引出了庐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次句则通过描绘“珠雁金凫”等仙禽锁住冷烟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第三句进一步描述了薜荔缠绕古木,暗示着历史的深厚与文化的积淀。第四句通过“手摇辘轳卷起月色从深秋的泉水中升起”,展现了庐山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奇。第五至八句则转入对人物的描写,第九句“岩前洗剑精疑伏”,描绘了慧远大师的修行状态,第十句“林下烹茶味亦禅”,表现了他对禅宗的理解与追求。最后两句“高倚石阑清啸发,恐惊池底老龙眠”,则通过对高士啸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慧远大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慧远大师精神世界的向往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