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
暑如酷吏何当去,薰自重华知几来。
脚踏层冰思远壑,手遮赤日厌飞埃。
披襟坐石不能夜,忽听南山起怒雷。

纳凉

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暑如酷吏何当去,薰自重华知几来。脚踏层冰思远壑,手遮赤日厌飞埃。披襟坐石不能夜,忽听南山起怒雷。

注释:

①纳凉:在夏天的傍晚到晚上乘凉。

②无端:没有原因地。

③作睡媒:用作催眠。

④火云万朵:形容夏日的烈日如火云一般炽热。

⑤崔嵬:高耸的样子。

⑥暑:炎热。

⑦酷吏:严厉的官吏,这里指夏天炎热的天气。

⑧薰:同“熏”,香气。

⑨重华:传说中的帝喾,即后土,又称后稷,农神。

⑩远壑:深谷。

⑪赤日:太阳。

⑫层冰:层层叠叠的冰块。

⑬飞埃:飞扬的尘埃。

⑭披襟:敞开衣襟。

⑮坐石:坐在石头上。

⑯怒雷:打雷。

赏析:

这首诗以“纳凉”为题,描写了一个夏夜乘凉的情景。全诗通过对夏日夜晚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心情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惬意的夏日夜晚。

首联“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象。黄卷,指的是书籍,这里用来比喻夏日的炎热。火云万朵,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烈日炎炎的景象。两句诗通过黄卷作为媒介,将火云与崔嵬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夏日夜晚的画面。

颔联“暑如酷吏何当去,薰自重华知几来”进一步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气氛。暑如酷吏,用来形容炎热的夏日如同严厉的官吏一般,让人难以忍受。薰自重华,指的是香炉中的香烟,重华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这里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两句诗通过对比夏日的炎热与夜晚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夏日夜晚的喜爱之情。

颈联“脚踏层冰思远壑,手遮赤日厌飞埃”继续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象。脚踏层冰,形象地描绘了夏日夜晚气温骤降的景象。手遮赤日,用来形容夏天的烈日如同红色的太阳一样炽热,让人难以直视。两句诗通过描绘夏日夜晚的温度变化,以及人们对此的反应,展现了夏日夜晚的温馨与舒适。

尾联“披襟坐石不能夜,忽听南山起怒雷”则表现了诗人对夏日夜晚的独特感受。披襟坐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坐在石头上,敞开衣襟享受清凉的场景。然而,在这一刻,突然听到山中传来的怒雷声,打破了夏日夜晚的宁静。这句诗通过描绘夏日夜晚的宁静与突如其来的雷声,展现了诗人对夏日夜晚复杂而微妙的感受。

整首诗以夏日夜晚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述,展现出了一个宁静、惬意且独特的夏日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夏日夜晚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