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庞眉苍,翻径坐禅床。
层轩豁远目,静室便异香。
微风仙籁响,过雨晴岚光。
何须向庐阜,此即真道场。

注释:

与孟郊的诗歌押韵。

山中僧人的眉毛苍老,坐在石径旁的禅床上修行。

层层高楼可以远眺,静室之中弥漫着奇异的香气。

微风带来仙乐般的声响,雨过天晴时阳光照耀下的山峰呈现出明亮的光辉。

何必去庐阜寻找,这里就是真正的道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中僧侣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的修行生活和内心世界。

首句“山僧庞眉苍,翻径坐禅床。”描写了山中僧人的外貌特征,他们年岁已高,面容慈祥而又沧桑,他们坐在石径旁的禅床上修行。这里的“庞眉苍”形容僧人的眉毛宽阔而深邃,给人一种岁月沉淀的感觉。

次句“层轩豁远目,静室便异香。”则转向室内,描述了山中居室的外观与氛围。层层的楼台开阔了视野,使得远观更加清晰;而室内则弥漫着一种奇异的香气,这种香气可能来自某种香料或者植物,让人感觉宁静而舒适。

第三句“微风仙籁响,过雨晴岚光。”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微风吹过,带来了如同仙境般的音响,使人心旷神怡;雨过后的晴天,阳光穿透云雾,形成一道道明亮的光影。这两句诗通过声音和光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末句“何须向庐阜,此即真道场。”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必远赴他处寻找道场,眼前的这座寺庙就是最好的道场。这里的“庐阜”指的是庐山,是佛教圣地之一。诗人认为,只要用心修行,就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僧侣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宁静与智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