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
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
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
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

【注释】

晚来:傍晚时。图画亦应非:《太平御览》卷六九引晋王隐《晋书》:“山北有神祠,云是王子乔所游处。俗人每于秋月望见之,形如人,坐其中,仰吹笙作乐。”

黄叶:泛指秋天的落叶,这里代指树木。翠微:青葱而幽暗的美色。

樵:砍柴的人。当:同“睹”,看见。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白鸟:白色的水鸟。飞:飞翔。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了山中景色和渔樵生活的一个片段。首二句写傍晚山中的风光;后三句写渔樵生活,表现渔樵的生活情趣。全诗语言清新、朴素,意境清雅、宁静。

前两句“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诗人来到山中,只见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山峦苍茫,景色宜人。但诗人并没有被这美景陶醉,而是感到它太似图画,缺乏真实感。

后三句进一步写渔樵生活,表现渔樵的生活情趣。“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是说:在山间的小路上,黄叶随风飘舞,给行人带来清凉之感;农家茅屋,在雨后显得分外湿润、明亮。这两句诗既描写了渔樵们劳动的场所,又描绘了他们辛勤劳作的情景。“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写的是樵夫在白云之外打柴,和尚在江边诵经。这两句诗既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又渲染了山中的气氛。“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写的是有人在芦洲上吹着横笛。蒹葭(jiān jiā)白鸟,即白鹭。这两句诗以景结情。

这首诗写景真切动人,抒情自然贴切,语言质朴清新,风格朴实无华。作者善于抓住最能表现景物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使整幅画境跃然纸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