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齿遍庭深,时为拥鼻吟。
微风引竹籁,斜月转花阴。
静赏应难极,孤怀自不禁。
苍然小池上,烟露达青岑。
《春夕闲咏》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春天晚上独自欣赏美景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屐齿遍庭深,时为拥鼻吟”描述了诗人漫步于庭院中,脚下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仰面吟诵,仿佛在与大自然交流。这里的“屐齿”指的是行走时留下的脚印,象征着诗人的行走和思考;“时为拥鼻吟”则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专注和陶醉。
颔联“微风引竹籁,斜月转花阴”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自然界的交响乐;而斜月透过花枝,投下斑驳的光影。这里用“竹籁”和“花阴”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美好景色的欣赏和赞美。
颈联“静赏应难极,孤怀自不禁”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难以抑制内心的情感。他独自欣赏着美景,心中的情感如同泉水般涌出,难以控制。这里的“静赏”指的是诗人静静地欣赏美景,而“孤怀”则指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感慨。
尾联“苍然小池上,烟露达青岑”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站在小池边上,看着远处的青山,山间的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这里的“苍然”形容山峦的苍劲和壮美,“烟露达青岑”则描绘了天空中的烟雾和露水,给青山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夜晚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感慨,让人深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