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枕凉生菌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
粉竹亚梢垂宿露,翠荷差影聚游鱼。
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
夏日即事
石枕凉生菌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
粉竹亚梢垂宿露,翠荷差影聚游鱼。
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
注释:
石枕凉生菌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
释义:
石枕清凉如水,仿佛在菌阁上生长的真菌一样空虚。已经可以感受到梅花带来的湿润渗透到书籍之中。
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
释义:
不在乎自己年老齿落体衰生病,却喜欢在林泉中有隐居的地方。
粉竹亚梢垂宿露,翠荷差影聚游鱼。
释义:
细嫩的竹子下垂着露珠,绿荷的影子聚集着游鱼。
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
注释:
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
北窗外有人在羲皇那里,那时与陶渊明一起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天的景色和心情。首句“石枕凉生菌阁虚”形象地描述了石头枕头上的菌类植物生长茂盛,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第二句“已应梅润入图书”则暗示了梅子成熟的季节,同时也暗示了读书的乐趣。第三句“不辞齿发多衰病”表达了诗人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和疾病,反而更喜欢隐居的生活。第四句“所喜林泉有隐居”进一步强调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粉竹亚梢垂宿露,翠荷差影聚游鱼”两句分别描绘了竹林和荷叶上露珠的情景,以及游鱼在水中留下的影子。最后两句“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则是回忆过去的岁月,与陶渊明一起度过的时光,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