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松籁细铮然,何独微之重碧鲜。
已被远峰擎𡾼𡾼,更禁初月吐娟娟。
门庭静极霖苔露,篱援凉生袅菊烟。
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咏遗篇。

【注释】

《深居杂兴六首》,选自《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七。“深居”指隐居的生活,“杂兴”指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所抒发的感想。这是一组描写幽居生活情趣的诗篇。第一首写松籁之声细如鸣金;第二首写山月之辉皎如流光;第三首写门庭静寂,雨露沾湿了苔藓;第四首写篱笆上的菊花在微风中飘动,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第五首写诗人披着白布衣,瘦弱地行走在清凉的月色之中,咏唱着古人的遗作,表现了他的清高傲世之情。

【赏析】

此为组诗的第一首。《深居杂兴六首》是作者隐居期间写的一组诗,以写隐居生活见长。这组诗前四句,分别写松、月、门庭、篱菊四个景物,都是从不同角度来描摹幽居的环境。

“松下籁”,指松林中的风声,又指松涛声。“铮然”,形容声音清脆悦耳。“何独”,为什么唯独这样。“碧鲜”,绿而鲜明。这二句说,松林中的风声,是多么清脆悦耳啊!但为何偏偏如此呢?原来因为松林中只有松树和青翠欲滴的苔藓,所以松林中的风声才显得特别清脆响亮,令人心旷神怡。“擎𡾼𡾼”,指山峰高耸入云。“初月”,即月初时的月亮。“吐娟娟”,形容月色柔和。这二句说,山峰已经高高地托起一轮明月,更不许它露面。

“门庭静”,指庭院中寂静无声。“霖苔露”指久经雨水浸润而变得晶莹剔透的苔藓。“袅”字写出了风吹拂下的苔藓,像烟雾一样随风飘散的景象。这二句说,庭院中寂静无声,雨水浸润过的苔藓晶莹透明。这两句通过写庭院中的景致,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气氛,与上文的“静极”相呼应。

“篱援”,指篱笆。“凉生”,指凉风吹过篱笆,使得篱笆上的菊花散发出阵阵清香。“袅”,形容轻烟。“菊烟”,即菊花的烟气。这二句说,篱笆上的菊花在微风中飘动,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两句通过对篱笆上菊烟的描写,进一步衬托出幽居环境静谧的特点。

“病夫披白搭”,指诗人自己披着白色的布衣服,显得瘦弱无力。“披白搭”是古代隐逸者常穿的一种服饰,白色象征高洁,披白搭也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这二句说,诗人自己穿着白色的布衣服,显得瘦弱无力,在清冷的月色下吟诵着古人的遗作。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清高傲世的性格,也写出了他孤独寂寞的心情。

【译文】

深居幽居松树林中发出细细的声音,为什么唯独我如此看重碧绿鲜明的苔藓?

已被远峰托起的明月照耀着我,更不能让初升的月亮露出娇美的脸庞。

庭院的门庭静得没有一点声音,雨水淋湿的苔藓闪着晶莹的光泽。

篱笆上的菊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其中有位生病的人披着白色的布衣,瘦弱地行走在清凉的月色之中,咏唱着古人的遗作,表现了他清高傲世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