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波绿杜蘅青,布谷提壶已足听。
有客新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经。
注释:
山中寒食:指清明节时在山中的风俗活动。
方塘波绿杜蘅青,布谷提壶已足听:池塘水波荡漾碧绿,杜蘅花也显得格外清香,此时正值清明时节,正是人们扫墓祭祀之时。布谷鸟鸣声不断,仿佛在提醒人们祭祖的事情。我已经听到这些声音了。
有客新尝寒具罢:有位客人刚吃过清明节的冷食。
据梧慵复散幽经:坐在梧桐树下懒洋洋地读起《诗经》。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清明节山中风俗活动的诗歌。诗中提到“方塘波绿杜蘅青”,描绘了清明节时的景色,池塘水波荡漾碧绿,杜蘅花也显得格外清香,这是对清明节时的自然景色的描绘。接着诗人写到“布谷提壶已足听”,布谷鸟的叫声不断,仿佛在提醒人们祭祖的事情已经结束,而我已经听到这些声音了。这里的“提壶”是指提着酒壶,而“足听”则表示足够听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明节习俗的参与和感受,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然后诗人写到“有客新尝寒具罢”,有位客人刚吃过清明节的冷食。这里指的是清明节时人们会吃一些冷食来祭祖,而这位客人刚刚吃完。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清明节的风俗活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客人的关切和问候。
最后一句“据梧慵复散幽经”,则是诗人坐在梧桐树下懒洋洋地读起《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许多关于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描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通过阅读《诗经》来感受自然之美、历史文化之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