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争挟我先登,拭眼还惊见未曾。
不为游观事斤筑,可怜撑拄费薪蒸。
竹依窗牖秋鸣玉,月堕樽罍夜饮冰。
说与溪船莫吹笛,断肠人在最高层。

【注释】

乱山:指山势错杂。争挟我先登:意思是说,我最先登上了山顶。

拭眼还惊见未曾:意思是说,擦去眼睛,才惊讶的发现,那山还没有攀登到顶呢。

游观事:游览赏景的事。

撑拄:支撑。费薪蒸:费尽心思。

竹依窗牖秋鸣玉:意思是说,竹林傍着窗户和门框,在秋天发出如玉般的声响。

樽罍:古代盛酒的器具。

说与溪船莫吹笛:意思是说,告诉那些划着小船的人,不要再吹笛子了。因为这样会让人更加感到悲伤。

断肠人:形容非常伤感的人。最高层:最上面的一层,也就是山顶。

【赏析】

迎华观落成苏侍郎赋诗次韵这首诗是诗人于元丰六年(西元一〇八三)春末夏初所作。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住在东坡雪堂,并修筑了一座观,名“迎华”。观成后,苏东坡即兴赋诗一首,苏坚也作诗一首来和。苏坚的诗以议论为主,而苏轼的则以抒情为主。此诗就是作者自抒胸臆之作,抒发了他内心的悲苦之情。

起联先写自己最先攀登到山顶。这一句用“争”字,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写自己登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观赏风光,而是想通过攀援险峻的山峰来锻炼自己的意志。这里运用反衬手法,把作者的雄心壮志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写自己在登山过程中所见到的景象。这里既描写了山中景色的秀美,同时又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美景所怀有的情感。

尾联写自己登上山顶之后的感受。这里的“说与溪船莫吹笛”,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另一方面又暗示了自己内心的悲痛之情。

此诗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