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在野水,云痕澹前林。
篮舆转松竹,襟袖翠霭深。
灯火见仍隐,机杼有遗音。
境静众念息,泠然发微吟。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本首诗前四句写天台道中所见之景,后四句写天台道中所感之情。

“月色在野水”,点明时间是在月夜之中。

“云痕澹前林”是说云气飘荡于树林之上,使前面的树木变得朦胧不清,仿佛被云气笼罩了一样。这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此时内心的愉悦。

“篮舆转松竹,襟袖翠霭深。”意思是说乘坐着篮舆缓缓地穿过竹林。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行走在天台上的情景,还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灯火见仍隐,机杼有遗音。”意思是说虽然灯光依稀可见,但仍然显得有些隐约;而纺织机的声音则似乎还留有一丝余音。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天台山夜晚的宁静与祥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喜爱。

“境静众念息,泠然发微吟。”意思是说当一个人置身于一个宁静的环境时,他的许多杂念都会被消除掉,于是便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些细微的歌声或咏叹调。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答案】

(1)月色在野水 ——月光映照在野外的水面上。

云痕澹前林 ——淡云笼罩着前面的树林。

(2)篮舆转松竹 ——乘篮子车缓步行进在青松、翠竹之间。

襟袖翠霭深 ——衣裳被青翠的云雾环绕。

(3)灯火见仍隐 ——灯光隐约可见。

机杼有遗音 ——织机的声音还残留下来。

(4)境静众念息 ——环境幽静,所有杂念都消失无踪。

泠然发微吟 ——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小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