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钱终日走燕寺,抱膝经年动越吟。
想得长安西望眼,只应黄鹄见归心。
【注释】
①方通判:指张方,良翰的字。
②燕寺:即燕子寺,在长安城东,为唐玄宗时所建,是当时长安名刹之一。
③抱膝经年:指长时间坐卧不起。动越吟:指因忧伤而吟咏诗歌。
④西望眼:指向西眺望。归心:指思归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送王孙》诗中的第三首。此诗与第二首一样,也是一首七古。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前两句写诗人对方通判的怀念和关切之情;后两句写方通判思念家乡的心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得钱终日走燕寺”,这一句写方通判日夜奔波于京城各地,忙于处理公务。“得钱”二字既说明方通判生活清苦,又暗示其工作繁忙。这一句看似平淡,却透露出他勤勉务实的性格特点。
“抱膝经年动越吟”,这一句写方通判长时间坐卧不起,忧国忧民,感慨万千。“抱膝”二字既形容其憔悴之态,更表现出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爱。这一句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想得长安西望眼”,这一句写方通判思念家乡的心情。“想得”二字既表达了他的期盼之情,又暗示了他的无奈之状。这一句通过描绘一幅画面,展现了方通判深沉的情感世界。
“只应黄鹄见归心”,这一句既是回应第一句,又是总结全诗。“只应”二字既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之情,又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信心。这一句将方通判的形象刻画得更加深刻,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诗通过对方通判形象的塑造,展示了他勤勉务实、忧国忧民、深沉执着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