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虽得死所,儿岂望生存。
忠孝古难并,于今萃一门。

【注释】

①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指《孝经》中关于孝的论述。②契:指《诗经·大雅·抑》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此处指儿子对父母应尽的孝敬和责任。③得死所:即“得其所”,意思是死后安葬在好的地方。④儿岂望生存:意思是儿子不期望活着。

【赏析】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这是一首表现儿女对父母的孝顺之情的诗。诗的前两句说:虽然父辈已去世,但作为子女的我们却不会因为希望他们能活着而违背他们的遗愿。后两句说:忠孝两全,是自古以来就难以做到的事情,现在却集中体现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父母深深的敬爱之情,以及自己对父母的孝心。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父母生前和死后的不同态度的描述,展现了儿女对父母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敬爱。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忠孝两全的重视和推崇。

这首诗是一篇短小精悍、寓意深远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不仅展示了儿女对父母的深情厚谊,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孝道。这种精神一直被世人传颂,成为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