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树芊芊暮霭平,顾王曾此保孤城。
雷封已并田同井,烟爨犹疑灶满营。
当代貔貅谁削迹,芳春杜宇自呼名。
黍离行迈应相似,倍感诗家咏叹情。

顾王遗址

远树芊芊暮霭平,顾王曾此保孤城。

雷封已并田同井,烟爨犹疑灶满营。

当代貔貅谁削迹,芳春杜宇自呼名。

黍离行迈应相似,倍感诗家咏叹情。

注释:

  • 顾王遗址:指的是唐代的顾王(即李贞)曾经居住或守卫过的地方。
  • 远树芊芊暮霭平:远处的树木茂密葱茏,傍晚的雾气使景色显得更加宁静。
  • 顾王曾此保孤城:表明这个地方曾是顾王保卫的孤城。
  • 雷封已并田同井:雷神已经将土地收走,农田和水井合并在一起。这里的“雷封”可能是指自然现象导致的资源整合,也可能是比喻政治权力的更迭。
  • 烟爨犹疑灶满营:炊烟袅袅升起,灶台周围似乎已经充满了人烟,暗示这个地方曾经是繁忙的生活场所。
  • 当代貔貅谁削迹:指现在是谁在消灭像貔貅那样凶猛的敌人或者去除某种不良势力。貔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象征着勇猛和权威。
  • 芳春杜宇自呼名:春天的杜鹃鸟自由地歌唱,它们的叫声被人们听到,但它们并不需要为生存而争斗。
  • 黍离行迈应相似:黍离之悲,表达了一种哀伤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古代文人的诗歌中很常见,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感慨。
  • 倍感诗家咏叹情:由于历史的沧桑巨变,使得诗人感慨万分,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这种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顾王遗址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反映出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诗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自然的变化和人文的兴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