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江城动鼓鼙,故山千里转逶迤。
谢安旧宅空陈迹,尼父馀风异昔时。
苜蓿秋高戎马健,海门日短雁书迟。
客窗兀对黄昏坐,云汉悠悠起暮思。
诗句释义
1 落日江城动鼓鼙:描绘了夕阳下,战鼓声在江城中响起的景象。
- 落日:太阳西下,天色渐暗。
- 江城:指长江沿岸的城市,这里可能暗示战争或战事频繁的地方。
- 动鼓鼙:战鼓声四起,暗示着紧张的战斗氛围。
- 故山千里转逶迤:描述了家乡的山峦连绵起伏,距离遥远。
- 故山:家乡的山川,表示对家乡的思念。
- 千里:形容距离之远,表达了思乡之情。
- 转逶迤:蜿蜒曲折,形象地描绘了山脉的走势,增添了诗意。
- 谢安旧宅空陈迹,尼父馀风异昔时:回忆谢安旧居,感叹时光流逝,感慨不同时代的风貌。
- 谢安:东晋政治家、诗人,以其文采和风度著称,这里是以他为例,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 旧宅: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已成废墟,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 空陈迹:遗迹虽在,但无人问津,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感慨。
- 尼父馀风:指孔子(尼父)的教育风范,强调其教育理念的影响深远。
- 异昔时:与以往时代不同,表达了对时间变迁的感慨。
- 苜蓿秋高戎马健,海门日短雁书迟:描述了秋天草原上的情景,以及书信传递的缓慢。
- 苜蓿秋高:形容秋天草地景色美丽,苜蓿花开得正盛。
- 戎马健:指战场上的军马强健有力,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
- 海门日短:形容海边的日落时间缩短,可能是由于战争的原因导致的自然现象变化。
- 雁书迟:指书信传递缓慢,可能是因为战争导致交通不便。
- 客窗兀对黄昏坐:描述了诗人独自面对窗户,坐在黄昏时分。
- 客窗:客人之窗,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 兀对:直视,直面,表达了诗人的坚定和执着。
- 黄昏坐:坐在黄昏时分,象征着沉思和反省。
- 云汉悠悠起暮思:描述了天空中银河的流淌,引发了诗人的思绪。
云汉:指天上的银河,古人常以之寄托思乡之情。
悠悠:缓慢而悠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深沉的思考。
起暮思:从黄昏到夜晚,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思考的深入。
译文
夕阳下的江城传来战鼓的声音,遥远的故山被绵延的山脉所环绕。
昔日谢安故居已无迹可寻,孔子的遗风却依然存在。
草原上的苜蓿花开得正盛,战场上的军马也显得更加健壮。
海上的日落时间缩短,信件传递的速度却变慢了。
诗人独自面对窗户,坐在黄昏时分,思绪如云汉般悠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典故,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例如,“落日江城动鼓鼙”中的“鼓鼙”不仅指战鼓,还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紧张气氛;“故山千里转逶迤”则通过山脉的形状,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此外,诗人还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景象,如“苜蓿秋高戎马健”,将战场的艰苦与和平生活的对比,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深沉的情感,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