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悲笳起,淮南古木疏。
风高疑唳鹤,水落见叉鱼。
俗仅传丹鼎,人谁问枕书。
因吟招隐赋,久客自嗟嘘。

【注释】

安丰:今江苏沛县东南,汉末置县。因地处徐州之南,故称安丰。作:创作。

塞北:指北方边塞。悲笳:悲伤的笳声。起:响起。

淮南古木:淮南王刘安所植古树,后称为“古树”。疏:稀疏。

风高:风势很大,声音凄厉如鹤鸣。唳鹤:形容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如同鹤叫一般。鹤鸣:鹤叫声。

水落:水位下降。叉鱼:用网捕鱼。叉,捕渔工具。

俗仅传丹鼎:传说中只有神仙才能炼制丹药,民间很少能见到。

人谁问枕书:人们谁会关心读书?枕书:睡觉时读的书。

因吟招隐赋:因为吟咏《招隐》这首诗。招隐:指诗人自己隐居不仕。

久客:长期在外做官的人。自嗟嘘:自己感到叹息。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描绘的是一幅秋天的景色,秋风飒爽,吹动着塞北的悲笳,淮南的古树上落叶满地,水面上的鱼儿被风吹得四散而去,人们只知追求丹鼎之术,而不懂得读书求知,因此感叹自己长久为官在外。全诗意境苍凉,感慨深沉,是一首很优秀的写景诗。

首联点明季节和地域,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立刻想象到秋日里塞北悲笳的哀鸣,以及淮南古木的萧索。

颔联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变化,进一步渲染出悲凉的气氛。风声凄厉如鹤鸣,水落鱼踪已难觅。这两句既写出了秋风的凛冽,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颈联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世俗之人只知道追求丹鼎之术,却不懂得读书求知。这种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精神,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尾联则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只能吟咏《招隐》这首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里的“久客”指的是作者在官场上的长时间任职。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知识价值的深刻感悟。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反思我们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