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擢端平第,祥开日下云。
乾坤钟直气,星斗瑞斯文。
出处关时运,更尝厌俗氛。
白头需旧学,何事靳吾君。
【注释】
端平:指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的科举考试。端平科取士,名“李斛峰”。尚书:指李斛峰的父亲李焘。李焘是南宋著名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等书。尚书:指李焘。挽诗:为死者写的哀悼诗词。
公:指李焘。擢:提升。端平第:指端平科。擢第:考中。公擢端平第,祥开日下云。公:指李焘。端平第:指端平科。擢第:考中。祥开日下云:指李焘考中端平科,如日出云散,天下太平。
乾坤:指天地。钟;聚集。直气:正直之气。星斗瑞斯文:指天象吉祥,文运昌盛。
出处:指仕途进退、出处去留。关时运:与时运有关。更尝:曾经经历。厌俗氛:厌恶世俗的污染。
白头:头发花白。旧学:指旧学的知识和经验。靳:吝惜。
【赏析】
这首诗是为其父李焘在端平科被录取而写的挽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其考中的喜讯,后两句写其对世事的看法。
首联“公擢端平第,祥开日下云”,点明作者写此挽诗的目的,是为了纪念父亲李焘在端平科被录取的事。“公”是指李焘,“端平”指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因这一年是端平节,因此得名“端平科”。“擢第”指考中了进士。“祥开”指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日下云”用《易经》中的卦象“日下泽”和《庄子》中的“日出之景”,象征太阳普照大地,天下大治。诗人用“祥开日下云”来表示对李焘考中端平科的喜悦心情。
颔联“乾坤钟直气,星斗瑞斯文”,承接上联之意,进一步赞美李焘考中端平科的辉煌成就,同时表达诗人对父亲的敬仰之情。“乾坤”指的是宇宙,这里用来比喻国家或朝廷,“钟”在这里有聚集的意思;“直气”指的是正直之气,“星斗”指的是天上的星星与北斗七星,“瑞斯文”指的是吉祥的文化。诗人通过这一组意象表达了对父亲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赞扬。
颈联“出处关时运,更尝厌俗氛”,则是诗人对父亲一生仕途生涯的回顾和评价。“出处”即仕途进退或出仕或退隐,“关时运”则与上句的“关时运”含义相近,指的是与时运有关。“更尝”意思是经历了,“厌俗氛”意为厌恶世俗的污染,这里指父亲晚年曾经历过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尾联“白头需旧学,何事靳吾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父亲晚年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政治的看法。这里用了“白头”来形容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暗示他已经到了晚年;“旧学”指的是父亲一生所学的知识与经验,“靳”是吝啬的意思;“吾君”指的是我的父亲李焘。诗人用“白头需旧学”、“何事靳吾君”表达了自己对于父亲晚年生活的态度——需要依靠所学的知识与经验来度过晚年,不应该过于吝啬自己的智慧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