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更几局,鸣世独铮铮。
奏疏如山稿,哀笳何处声。
虽孤岩石望,何损斛峰名。
应有遗书富,何时见集行。

这首诗是李斛峰尚书的挽诗。以下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1. “中朝更几局”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治变动的观察与思考。中朝通常指的是中央朝廷,这里可能暗指朝代更迭或权力斗争。”更几局”表示这些政治变动持续不断,就像棋局中的每一步棋都可能改变整个局势。

  2. “鸣世独铮铮” - “鸣世”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影响或震动世界,”铮铮”形容声音响亮清晰。这句话意味着李斛峰在世时,其言论和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3. “奏疏如山稿” - “奏疏”指的是官员上奏给皇帝的文书,”如山稿”则形容数量众多,堆积如山。这句话描绘了李斛峰的文才出众,他的奏疏像山一样厚重。

  4. “哀笳何处声” - “哀笳”是一种悲伤的音乐,”何处声”表示这种音乐在何处响起。这句话反映了李斛峰去世后的凄凉氛围。

  5. “虽孤岩石望” - “孤岩石望”意味着诗人虽然身处荒凉的岩石之上,但仍然心怀壮志。这里的”孤”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孤独和坚韧。

  6. “何损斛峰名” - “斛峰”可能是对李斛峰的一种尊称,意为山峰之高,”名”则是指名声。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李斛峰已经逝世,他的名声依然不减当年。

  7. “应有遗书富” - “遗书”指遗赠的书函或书信,”富”在这里可能表示内容丰富、价值连城。这句话暗示了李斛峰生前留下的书信或文章非常有价值。

  8. “何时见集行” - “集行”可以理解为集结成册,”何时见”询问的是何时能够见到这些书信或文章的整理出版。这句话表达了对李斛峰生前工作成果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李斛峰生前事迹的回忆与评价,展现了他的才华、影响力以及他对国家的贡献。诗句简洁有力,既有对李斛峰政治成就的肯定,也有对他个人品质和精神风貌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伟大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人物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