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赋鸣虽早,襟怀实似虚。
出弹齐士铗,归读乐轩书。
丹桂攀殊苦,黄粱梦不如。
在时同手足,入念每沾衣。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王太博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逐句释义”“赏析”,然后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以赋鸣虽早,襟怀实似虚。” 注释:用赋诗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虽然很早就开始了,但胸中实在像空虚一样。
“出弹齐士铗,归读乐轩书。” 注释:弹起琴弦发出声响就像读书声一样,我回到家里就专心地阅读乐轩先生写的书。
“丹桂攀殊苦,黄粱梦不如。” 注释:攀登到桂花树上,非常艰难,黄梁美梦也不值得追求。
“在时同手足,入念每沾衣。” 注释:处在朝廷的时候,就像兄弟姊妹一样亲密无间;一旦进入仕途,就总是想起家来,惹人伤感落泪。
【答案】
(1)译文:我年轻时就用诗歌来抒发志向和抱负,虽然开始得太早,但内心其实像空虚一样。弹琴发出的声音就像读书的声音,我回家后就开始阅读乐轩先生的书。攀登到桂花树上,非常艰难。黄粱美梦是不值得追求的。处在朝廷的时候,就像兄弟姊妹一样亲密无间;一旦进入仕途,就总是想起家来,惹人伤感落泪。
(2)赏析:此篇为诗人自况之作。首联“以赋鸣虽早,襟怀实似虚”,点明作诗的目的和动机,表明自己虽然早就有志于作诗,但心中始终像虚空一样。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一方面,诗人早年就有作诗的愿望;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并不想作诗。因为作诗需要很高的艺术修养,而他自感才疏学浅,难以胜任。所以这里说:“以赋鸣虽早”,实际上就是“以赋鸣不早”。
颔联“出弹”句承上启下,写自己弹琴吟诵的情景。“齐”指古代的一种乐器“竽”,“士铗”是剑鞘的意思。这里比喻自己虽能弹琴吟诵,却只能像士人佩带着剑鞘一样,空有高才而无用武之地。颈联“归读”句承上转下,进一步说明自己虽能登堂入室地研习学问,但终究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黄粱梦”是古代一个典故,说的是卢生在邯郸旅店中做了一个黄粱梦,梦见自己娶妻生子,享尽荣华富贵。然而醒来之后,才发现原来不过是一场大梦,一切富贵荣华都是一场空。这里用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虽有学识才能,但却不能施展抱负、成就事业。
尾联“在时同手足,入念每沾衣”写自己在朝中任职时与同事亲如手足,一旦入仕做官则常常怀念家乡、思念亲人。这两句既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失望,又表现出他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