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嗟孤日早,汝亦守偏亲。
爱甚于诸季,年多似一轮。
家虽老去足,身苦病来频。
卜穴何时定,伤心历四春。
百七弟挽诗的原文如下:
我嗟孤日早,汝亦守偏亲。
爱甚于诸季,年多似一轮。
家虽老去足,身苦病来频。
卜穴何时定,伤心历四春。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作者简介:林希逸(生卒年不详),北宋诗人,字楚望,号梦窗,福州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捕捉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的融合,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诗句解析:
- “我嗟孤日早,汝亦守偏亲。”这两句表达了对弟弟过早离世的哀叹和对其坚守亲情的赞扬。其中“孤日早”暗示了弟弟生命的短暂,而“汝亦守偏亲”则突出了弟弟对家庭责任的坚守。
- “爱甚于诸季,年多似一轮。”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弟弟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在这里,“诸季”指的是其他兄弟姐妹,而“爱甚于诸季”意味着弟弟的爱超过了所有兄弟姐妹。同时,“年多似一轮”形容时间的流逝,也暗喻弟弟的生命像月亮一样转瞬即逝。
- “家虽老去足,身苦病来频。”这两句反映了家庭生活的艰辛和弟弟健康状况的变化。这里的“老去足”可能是指家中长辈逐渐增多,而“身苦病来频”则表达了弟弟身体上的不适和频繁的疾病。
- “卜穴何时定,伤心历四春。”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这里的“卜穴何时定”可能是指在选择墓地或安葬地点时感到迷茫,而“伤心历四春”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的深深留恋。
- 关键词注释:
- “孤日早”:孤日早指生命短暂,早逝。
- “守偏亲”:坚守亲情,不轻易变更或放弃对家人的责任。
- “爱甚于诸季”:表示对家庭成员的深厚感情,超过了其他兄弟姐妹。
- “年多似一轮”:岁月流逝,生命短暂,如月亮般转瞬即逝。
- “家虽老去足”:家中长辈增多,家庭负担加重。
- “身苦病来频”:身体不好,频繁患病。
- “卜穴何时定”:在选择墓地或安葬地点时感到困惑。
- “伤心历四春”: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经历多个春天的循环。
林希逸的《百七弟挽诗》是一首充满了深情与哀思的作品,通过对弟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亲人的怀念,也是对人生、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