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那肯缚微官,谩结陶庐杂市阛。
五客昂藏图素壁,一翁偃蹇对青山。
我因月忆人千里,公比云居僧半间。
老去得闲应浪喜,何如未老已先闲。
【注释】
和一隐堂:即《和一隐居堂》,唐白居易诗作,写诗人的退隐生活。
少陵:指杜甫。杜甫曾做过工部员外郎等小官,所以这里说“那肯缚微官”。
谩结陶庐杂市阛:意思是说诗人在长安闲居无事时,便筑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与市井为邻。
五客:指当时在长安的五位名流高士。
昂藏:指人有志气。
一翁:指自己。
我因月忆人千里:意思是说诗人因为思念远方的朋友而感到寂寞。
公比云居僧半间:意思是说诗人把长安的云居寺比作自己的住所,而云居寺僧人的生活也像自己的隐居。
老去得闲应浪喜:意思是说年老之后能够得到闲暇的时间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何如未老已先闲:意思是说如果自己没有老年就先有了闲暇的时间,该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友人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首联以杜甫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他不愿意被束缚在小小的官职上,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隐居,于是便建造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与市井为邻。这里的“少陵”指的是杜甫,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诗人在长安闲居无事时,便筑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与市井为邻。这里的“五客”指的是当时在长安的五位名流高士,他们的才华横溢,但是生活却十分清贫。而“一翁”则是指诗人自己,他在长安闲居无事时,便筑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与市井为邻。这里的“我因月忆人千里”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因为思念朋友而感到孤独和寂寞。而“公比云居僧半间”一句,则是诗人将自己的住所与云居寺相比,认为云居寺僧人的生活就像自己的隐居生活一样悠闲自在。
颈联和尾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在长安闲居无事时,便筑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与市井为邻。这里的“五客昂藏图素壁”,意思是说这五位高士都有着傲骨,他们不愿意屈居于世俗之中,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隐居,于是便筑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与市井为邻。这里的“一翁偃蹇对青山”一句,则是指诗人自己,他虽然年纪轻轻就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他却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的方式——隐居,于是便筑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与市井为邻。这里的“我因月忆人千里”一句,再次强调了他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因为思念朋友而感到孤独和寂寞。而“公比云居僧半间”一句,则是诗人将自己的住所与云居寺相比,认为云居寺僧人的生活就像自己的隐居生活一样悠闲自在。
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在长安闲居无事时,便筑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与市井为邻。这里的“老去得闲应浪喜”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晚年的期盼,他希望年老之后能够拥有闲暇的时间,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而“何如未老已先闲”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赞美,他认为如果自己没有老年就先有了闲暇的时间,该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