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不毁易宁熄,风月常新诗岂亡。
可但功名须久远,也知道味更深长。
留题底要穷东野,取友何如贤季方。
料得对床吟乐处,平章欧蔡到程张。

诗句释义

1 乾坤不毁易宁熄:乾坤(天地)的构造永恒不变,因此即使有灾异也难以摧毁。易宁熄,易经中说万物皆有其规律,自然变化而不灭。

  1. 风月常新诗岂亡:风吹月照总是新的,诗的情感和艺术价值是不会消失的。
  2. 可但功名须久远:只有功业和名声需要长久才能彰显。
  3. 也知道味更深长:同样地,品味生活或艺术时,越是深入体会其内涵,其味道越是丰富和持久。
  4. 留题底要穷东野:留下的作品应尽可能地追求极致,就像东野先生那样。
  5. 取友何如贤季方:选择朋友时,应当像季方先生那样,择善而交。
  6. 料得对床吟乐处,平章欧蔡到程张:我料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吟诵诗歌,能够欣赏到欧、蔡等大家的作品,也能与程、张等人相互切磋。

注释

  • 乾坤: 指天地、宇宙。
  • 风月常新: 比喻诗作永远新鲜,富有生命力。
  • 东野: 泛指唐代诗人贾岛。
  • 贤季方: 泛指清代诗人朱彝尊。
  • 欧、蔡: 指宋代大儒周敦颐(周敦颐是朱熹的老师)和程颢(程颢是程颐的哥哥)。
  • 平章欧蔡: 即“平分欧、蔡”,形容学问和艺术水平相当高。
  • 程、张: 泛指宋代文学家程颢、程颐和明代文学家杨慎(字升之)。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崇之情,强调了艺术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首句以乾坤不毁为喻,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文化自信,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的新文化和新艺术的高度赞扬。接着四句分别从个人修养、交友准则以及创作环境三个维度,提出了对于人生和艺术追求的看法,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界和艺术成就的深刻理解。最后两句则通过古代学者、文人的交流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