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兴亡大略同,自为儿戏是天公。
人如流水浮云去,事落残编断简中。
已分尘埃嗟齿发,休将点画污心胸。
香严喜把经遮眼,悟处虽高性未空。

注释:

老来犹喜看书清晨有警书以自砭老来仍喜欢读书,清晨有警示的读物用来自我警醒。

千古兴亡大略同,自为儿戏是天公。

历史上的兴衰成败大致相同,自娱自乐就像天公一样。

人如流水浮云去,事落残编断简中。

人们如同流水和浮云般飘散,事情落在破旧的书卷与断简之中。

已分尘埃嗟齿发,休将点画污心胸。

已经分辨了尘世的纷扰,不要玷污自己的心境。

香严喜把经遮眼,悟处虽高性未空。

在香严寺里喜欢掩耳听经,虽然领悟到了佛法的高深境界,但本性仍未得到解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晚年仍然热爱阅读书籍,对世事有着清醒的认知和感悟,以及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首句“老来犹喜看书清晨有警书以自砭”表达了诗人尽管年岁已高,但仍喜欢读书,尤其是那些能够警醒人心的书籍。他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来警醒自己,改正错误。

第二句“千古兴亡大略同,自为儿戏是天公。”则是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历史中的兴亡大略是相似的,而这种相似性就像是一场儿戏,是上天的安排。这反映了他对历史的看法,认为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又像是一场游戏。

第三句“人如流水浮云去,事落残编断简中。”则是对生活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如此短暂,就像流水和浮云一样转瞬即逝。这些事情都落在了破旧的书卷和断简之中,这让他感到人生无常,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第四句“已分尘埃嗟齿发,休将点画污心胸。”则是对自己的要求。他已经明白尘世间的纷扰和名利都是虚幻的,不必过于执着。他希望将自己的心境保持清净,不被世俗污染。

最后一句“香严喜把经遮眼,悟处虽高性未空。”则是对佛法的理解。他喜欢在香严寺里掩耳听经,因为在那里他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专注于修行。虽然他已经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但内心的贪欲和执着仍然存在,这使他无法真正解脱。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他对人生、历史和佛法的深刻理解。他既认识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又看到了佛法的真谛。他的这种态度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修行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