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以乡名曰万安,篆碑谁作曰溪干。
化龙二字重修得,归鹤千年耐久看。
钩画不凡非世有,精神欲动肯泥蟠。
崇宁石在文尤古,虹笔相辉射斗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要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
从全诗来看,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题咏化龙桥的碑记以抒怀。首联先写化龙桥名,次联点明化龙桥的来历;颔联写化龙桥的来历,尾联赞颂了化龙桥的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
“题化龙桥”即咏化龙桥,这是一首咏物诗。“桥以乡名曰万安”“篆碑谁作曰溪干”。这是说,化龙桥因为地处万安乡,所以得名“万安”;而关于化龙桥的碑文是谁所刻写的呢?作者没有回答,只是说“篆碑谁作日溪干”。化龙桥是建于唐代的一座古桥,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建,因桥下有水,故又名“下水”,后因谐音讹为“万安”。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万安桥之所以叫万安,是因为位于万安乡,而不是因为桥下有水;至于化龙桥的碑文是谁刻写的,那就不得而知了。“化龙二字重修得,归鹤千年耐久看。”这两句的意思是:化龙这两个字是后人重新刻在桥上的,归鹤在千年以后还能经得起人们长久的观赏。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化龙桥的名字是由后人所改的,而归鹤则能经受千年的考验而依然屹立不倒。
“钩画不凡非世有,精神欲动肯泥蟠。”“钩画不凡”指篆书笔势圆转有力,“非世有”即非凡世间所有;“精神欲动肯泥蟠”意谓篆书笔势刚劲有力,有生气勃勃之感,不肯沉湎于墨迹之中。
“崇宁石在文尤古,虹笔相辉射斗寒。”这两句的意思是:崇宁年间保存下来的这块石头,上面的文字特别古老,它与王献之的《兰亭序》相比也毫不逊色;而王献之的《兰亭序》又是书法史上的一笔珍宝。
【答案】
题化龙桥
桥以乡名曰万安,篆碑谁作曰溪干。
化龙二字重修得,归鹤千年耐久看。
钩画不凡非世有,精神欲动肯泥蟠。
崇宁石在文尤古,虹笔相辉射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