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如枯柏傲霜冬,名实俱忘赋芧公。
正苦岁寒无竹伴,喜知春思与梅同。
囊书待朔登金马,琢句追坡咏玉虹。
他日肯寻翁住处,花边野水与池通。

注释:

老如枯柏傲霜冬,名实俱忘赋芧公。

老去如枯朽的柏树一样,对名利已经忘记,只记得赋诗颂扬。

正苦岁寒无竹伴,喜知春思与梅同。

正当严冬时节,没有竹子为伴,幸好有春日里思念梅子之情相伴。

囊书待朔登金马,琢句追坡咏玉虹。

我准备在元旦那天登上金马台,琢磨诗句追随着苏东坡吟咏彩虹之美。

他日肯寻翁住处,花边野水与池通。

总有一天他会找到我的家,就在那花边野水与池塘相通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写给好友黄芧公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深厚的友谊和对他晚年生活境况的关切。

首句“老如枯柏傲霜冬”描绘了黄芧公年老体弱,却依然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形象。他用枯柏比喻自己的坚韧,用霜冻描绘环境的严酷,表现了他面对困境依然坚持的精神。

第二句“名实俱忘赋芧公”则揭示了黄芧公超脱名利的心态。他认为,名声和地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只有内心的安宁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

第三句“正苦岁寒无竹伴”则透露出黄芧公孤独的处境。在严冬时节,他身边没有可以取暖的同伴,只能独自忍受寒冷。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感到痛苦,反而因为有了春天的期许而感到欣慰。这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第四句“喜知春思与梅同”进一步描绘了黄芧公乐观的态度。尽管身处逆境,但他却能从春天的期许中感受到希望,将春思寄托给了梅子,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乐观的精神令人感动。

第五句“囊书待朔登金马”展现了黄芧公对知识的追求。他准备在元旦这天登上金马台,象征着他渴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求知欲望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第六句“琢句追坡咏玉虹”则是黄芧公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他在创作过程中追求完美,如同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的那样,追寻着美丽的彩虹。这种对艺术的追求是他一生的热爱。

最后一句“他日肯寻翁住处,花边野水与池通”则是黄芧公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幽静的地方,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个理想家园就是诗人笔下的花边野水与池塘相连接的地方,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情感,通过对黄芧公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关心和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