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宗传有正音,纷纷俗学误人深。
痴生佛说成魔说,见彻尘心即道心。
老眼惯看棋世界,浮生难恋隙光阴。
凡情圣解凭谁诘,独坐蒲团只自吟。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要仔细阅读全诗,从内容、结构、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看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理解全诗的内容和主题;最后根据全诗的主题概括作答。
晓起即事:早晨起床后即兴赋诗。
千古宗传有正音,纷纷俗学误人深。
痴生佛说成魔说,见彻尘心即道心。
老眼惯看棋世界,浮生难恋隙光阴。
凡情圣解凭谁诘,独坐蒲团只自吟。
注释:
①宗:指正统的儒家学说;正音:指正确的音韵,这里指正确的道理。
②痴生:糊涂地追求。
③见彻(chè)尘心:见透名利之心,即看破红尘之心。
④圣解:指圣贤之知。
⑤凭:依靠。
⑥独坐:独自坐着。
⑦蒲团:僧人打坐时用的圆形草垫子,又称盘石或盘坐。
⑧吟:诵读。
赏析:
首联“千古宗传有正音,纷纷俗学误人深”,诗人以反衬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学风的不满和对正统学问的尊崇;“痴生佛说成魔说”则直接点出诗人对于佛教的误解,认为佛教是迷惑人心的邪说。
颔联“见彻尘心即道心”,表明了作者对佛教中“空”、“无我”等观念的理解,认为只有看透了红尘之心,才能悟到佛法的真谛,也就是所谓的“道心”。
颈联“老眼惯看棋世界,浮生难恋隙光阴”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他认为人生就像下棋一样,一局未终便已结束,而且每一局都充满了竞争和压力,因此很难真正享受人生的每一刻。
尾联“凡情圣解凭谁诘,独坐蒲团只自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事的超脱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认为只有那些能够超脱世俗情感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圣贤的智慧,而其他人则无法与之匹敌。因此他选择了独自坐在蒲团上,默默地诵读着圣贤之书,以此来寻求自己的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和世俗学问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它既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学问的尊重和传承,又展示了他对世俗世界的批判和否定。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人类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所需要具备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超越俗世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