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留席帽知何在,秃鬓乌巾一任斜。
病发相如空视草,梦迷太白谩生花。
古今来往三千载,文字消磨几百家。
底为藏山痴作计,衰翁笔砚是生涯。
【注释】
即事:写眼前之事。留席帽知何在,秃鬓乌巾一任斜。
病发相如空视草,梦迷太白谩生花。
古今来往三千载,文字消磨几百家。
底为藏山痴作计,衰翁笔砚是生涯。
【赏析】
《即事》是一首七绝,诗人以自己的身世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忧虑和不平之气。全篇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语言精炼,富有哲理。
首句“旧留席帽知何在”,言诗人已久未戴过帽子了,但那把留下用的席帽在哪里呢?这一句看似寻常,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孤独感。诗人曾以席帽为荣,如今却久未戴过,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自己的身份地位的变化。
第二句“秃鬓乌巾一任斜”,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凉。他的秃鬓和乌巾已经倾斜了,而他却无能为力。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使人产生共鸣。
第三四句“病发相如空视草,梦迷太白谩生花”中“病发”、“太白”均为典故,“相如”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太白”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这里借喻诗人自己的遭遇。“视草”,汉代官名,属少府。汉成帝时设立,掌管起草皇帝诏令文书。后因称起草文书、草拟诏令为“视草”。这里比喻诗人长期被闲置不用,无所作为,只能在病榻上遥望着别人起草文书。“梦迷”,比喻虚幻不实。“太白”,指李白。这里说李白虽才思敏捷,却常入梦境,不能实现。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观情绪,也暗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五六两句“古今来往三千载,文字消磨几百家”中,“古今”泛指过去与现在;“来往”指往来、交往。“三千载”指漫长的历史时期,“几百家”形容文字众多、繁杂。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慨和对文字繁多的无奈。
最后两句“底为藏山痴作计,衰翁笔砚是生涯”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总结和反思。“藏山痴”即隐居山林之志,“衰翁”指年老体衰之人。“笔砚”是指文人用来写作的工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乱世,但仍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去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