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年五子推壬子,端月三旬看上旬。
新把历书欢竟日,旧传谶度属今春。
残生一饱无他念,半世多魔笑此身。
清晓冠裳八十拜,老能强饭不输人。
【注释】
己巳:宋神宗熙宁九年。
五子推壬子:据《书经·洪范》:“洪范九畴,一曰孝友。”郑玄注:“孝友之谓五行也。五行相生,故以五子为始。”这里借指元日。占年:占卜年景,预兆。五子推壬子:据《书经·洪范》,“洪范”有“五福六极”,其中“五福”为一、二、三、四、五福。五福之中,第一福为“宜子孙”,即“孝友”。所以此处借指元日。推:推算,推测。壬子:干支纪年法,“壬”是天干之一。这里借指新年。端月:正月。端,正。三旬:十天。上旬:月初的十天,即正月初一至十五日。
新把历书欢竟日:据《尚书·尧典》,尧时“百姓昭明”于“历象日月星辰”,故尧时已能制定历法。这里借指元日。历书:历法。把:拿。竟日:整天,整日。
旧传谶度属今春:据《后汉书·张衡传》,汉顺帝时,张衡制造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浑天仪可以观察天体运动,地动仪可以观察地震情况。这里借指元日。谶(chèn)度:古代迷信认为某些文字有神秘的意义,称为“谶”。属:属于。今春:现在春天。
残生一饱无他念:残生:残年。一饱:指一顿饱饭,指过节。他念:别的念头。这里表示没有其他念头。
半世多魔笑此身:《庄子·知北游》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是说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人的智慧却是无限的;有限的人生要跟无限的知识比,那真是太危险了!这里用这个典故来说明人生多灾多难,自己已经八十岁高龄,还经常遭遇灾难,所以感到好笑。
清晓冠裳八十拜:清晓:天亮之时。冠裳:这里指戴的帽子和穿的衣服,泛指服饰。八十拜:古礼,八十岁时行大礼,表示庆贺老人长寿。
老能强饭不输人:老:年纪大的意思。不输人:不比别人差。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已经老了,但是还能吃得下饭,不比别人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安石在元日(元旦)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王安石在诗中写道:“占年五子推壬子,端月三旬看上旬。”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生日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而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所以我是在推测今年的年份,并观察今天的月份。在这里,作者通过“推年”和“观月”两个动作,巧妙地将时间与年份、月份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敏感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写道:“新把历书欢竟日,旧传谶度属今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今天我拿着历书一整天都很高兴,因为根据过去的传说,今天的年份是属龙的。在这里,作者通过“把历书”和“传谶度”两个动作,巧妙地将阅读历书和研究预言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情。
作者写道:“残生一饱无他念,半世多魔笑此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今天又得到了一顿饱饭,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然而,我却常常遭遇灾难,觉得自己活得太累了。在这里,作者通过“一饱”和“多魔”两个动作,巧妙地将获得食物和遭受困难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的反思。
作者写道:“清晓冠裳八十拜,老能强饭不输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早上起床,我戴着帽子穿着衣服去参加祭祀活动,因为我已经八十岁了。虽然我已经老了,但是我还能吃得下饭,不比别人差。在这里,作者通过“冠裳”和“强饭”两个动作,巧妙地将参加祭祀、佩戴帽子和吃饭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尊重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作者对时间和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的乐观、热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