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题人物妙权衡,在日江湖有重名。
为国得贤八君子,登门执贽几书生。
少游辇路心交久,晚见南华口义成。
欲序未酬诗卷在,相知可独是同庚。

【注释】

品题:评定。八君子:指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陈纪(字元方)和窦武(字子游)、刘淑(字季良),王允(字融),李膺(字元瑜),郭泰(字林宗),韩馥(字文高)。执贽:拜见。少游:苏轼,字子瞻。南华:指庄子。口义成:言谈中道义已成立。相知:彼此了解,交谊深厚。庚:同岁,同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赵庸斋为好友苏轼的挽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赞颂了友人在生前的贤能,后四句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两句写其为人处世之道,“品题人物妙权衡”,意为评价人物要公正客观,恰如一把称量轻重的天平,这是对其人格的赞誉。“在日江湖有重名”,意味着他在生前就享有盛誉。“为国得贤八君子”,指的是他与八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为国家出力,他们是贤明之士,值得世人尊敬。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在政治方面的贡献的敬仰之情。

颔联两句写其为国效力的精神风貌。“登门执贽几书生”意即多次拜访并请求他的指导,犹如学生求教于老师一般,体现了其谦虚好学的品质。“少游辇路心交久”,描绘了他与苏轼之间的友情,两人曾一起在京城游历,相互欣赏、交流,这份友谊已经维持了很长时间。“晚见南华口义成”,表明苏轼在晚年仍然能够坚持道义,成为众人口中的楷模。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在品德上的钦佩之情。

颈联两句写其与苏轼的情谊。“欲序未酬诗卷在”,意味着诗人想要撰写一篇悼念词或诗文来纪念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相知可独是同庚”,意即只有我们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且年龄相仿,可以称得上是知己。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感的表达。

尾联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追思之情。“欲序未酬诗卷在”,意味着诗人心中有许多未尽的话语和感情需要表达,但却没有机会付诸文字。“相知可独是同庚”,强调只有他们两人之间才有如此深厚的情谊,其他的人无法与之相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