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卷闲窗独坐时,生涯自笑昔俱非。
枯铛了尽残生事,暗想空山老衲衣。
【注释】
独坐:孤独地坐着。
掩卷:指放下书卷。
闲窗:闲暇的窗户。
生事:生活琐事。
了尽:完尽,全部用完。
残生:残余的生命。
暗想:暗中思考。
空山:指幽静的山间。老衲:指僧袍、僧人。
衣:袈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者的诗。诗中描写了诗人独自坐在窗前,悠然自得地阅读书籍,感叹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变化,同时也在默默地思考自己的未来。
首句“掩卷闲窗独坐时”,诗人放下书本,悠闲地坐在窗边,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里的“掩卷”意味着放下书本,不再被文字所束缚;而“闲窗”则是悠闲的窗户,象征着诗人心境的宁静和安详。
第二句“生涯自笑昔俱非”,诗人感叹自己过去的生活与现在截然不同。这里“生涯”指的是人生历程,而“自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自嘲。他意识到自己曾经的经历和选择已经不复存在,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三句“枯铛了尽残生事”,诗人用“枯铛”来形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这里的“了尽”意味着彻底结束,而“残生事”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慨和思考。他意识到生活中的琐事已经无法满足内心的追求,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第四句“暗想空山老衲衣”,诗人在沉思中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僧人身份,以及那些在山中修行的日子。这里的“暗想”表示在内心深处默默思考,而“空山老衲衣”则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它传达了诗人对于宗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超脱。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他通过自我反思和思考,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这种追求精神寄托和内在平静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