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元无月,江澄别有天。
凝眸欣浩浩,在手掬娟娟。
桂魄方留影,荷衣试弄泉。
正看波底样,俄入掌中圆。
太白狂应揽,知章醉欲眠。
我知光可汲,便拟拍洪肩。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水中的月、荷衣和桂魄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一句“掬水月在手”,意为将手中的水舀起可以看到月亮,这里以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月亮在水中的美丽景象。这里的“水中”指的是水面上的月亮,而“手掬”则形象地描绘出了用手捧起月亮的动作,展现了月亮的美丽与神秘。
第二句“水下元无月,江澄别有天。”意为水底下根本没有月亮,而江面却显得特别清澈。这里的“水下”指的是水面之下,而“元无月”则表达了月亮在水中无法显现的状态;“江澄”则形容了江水的清澈透明,而“别有天”则是形容江面的景色与其他地方不同,给人一种新奇之感。
第三句“凝眸欣浩浩,在手掬娟娟。”意为凝视着眼前的美景感到心旷神怡,用手捧起的水面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里的“凝眸”指凝视,而“欣浩浩”则形容视野开阔、心情舒畅;“在手掬娟娟”则形象地描绘出用手捧起水中的景象,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卷。
第四句“桂魄方留影,荷衣试弄泉。”意为桂花的影子刚刚留在水面上,荷花的衣裳轻轻地触碰着泉水。这里的“桂魄”指的是桂花的影像,而“留影”则表示留下了美丽的影子;“荷衣试弄泉”则形容了荷花轻轻摆动的样子,仿佛是在玩弄着泉水一样。
第五句“正看波底样,俄入掌中圆。”意为仔细观察着水面下的波纹,突然之间就进入了手掌之中的圆形。这里的“波底样”指的是水面下的波纹,而“掌中圆”则形容了波纹的形状像在手掌之中一样。
第六句“太白狂应揽,知章醉欲眠。”意为李白狂傲地伸手去捞取月亮,王之涣醉意朦胧想要入睡。这里的“太白”指的是李白,而“知章”则是指另一位诗人王之涣;“狂应揽”则形容了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而“醉欲眠”则形容了王之涣醉意朦胧的状态。
第七句“我知光可汲,便拟拍洪肩。”意为我知道光可以汲取,便打算用双手拍打水面。这里的“光可汲”指的是光可以汲取,而“拍洪肩”则形象地描绘出了用手拍打水面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水中月亮、荷衣、桂魄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水中的月”、“江澄别有天”等,都体现了诗人的独特审美观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