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畔山名泰,东封自昔曾。
三千馀载记,七十二回登。
冕辂陈金策,衣冠迫玉绳。
秘书留岁月,立视俯丘陵。
华盖行中阪,松官立几层。
祖龙空刻石,千载笑冥升。

【解析】

此诗是一首登泰山的诗作。诗的前六句写登山,后两句议论。

“海畔山名泰”,点题,即泰山之别称。

“东封自昔曾”是说自古以来就有帝王封禅泰山的先例。

“三千馀载记,七十二回登”是说从上古至今,有3000多年的记载,而皇帝却登上了72次,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事实!

“冕辂陈金策,衣冠迫玉绳”是说皇帝的车驾、仪仗都金光闪闪,服饰冠带都是玉器制成的,这是何等的荣耀与威严!

“秘书留岁月,立视俯丘陵”是说泰山的年岁可以留传千古,而自己只是俯视着这片丘陵而已。这句诗中蕴含着一种无奈与悲凉之情。

“华盖行中阪,松官立几层”是说皇帝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车子行进在山间的路上,而那些掌管山林的官员们也纷纷站立起来,仰望着皇帝的威仪。

“祖龙空刻石,千载笑冥升”是说秦朝末年,秦始皇曾想封禅泰山,但因为其行为被后人耻笑。这里诗人以秦朝的灭亡为例,来讽刺当今帝王的封禅活动。

【答案】

(1)登封泰山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春,因群臣上表奏请,唐玄宗决定于当年五月五日到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仪式。

(2)海畔山名泰,东封自昔曾。(前四字为总起句。)

(3)三千馀载记,七十二回登。

(4)冕辂陈金策,衣冠迫玉绳。

(5)秘书留岁月,立视俯丘陵。

(6)华盖行中阪,松官立几层。

(7)祖龙空刻石,千载笑冥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