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屋匡床两鬓皤,逍遥委顺奈吾何。
三千世界醉乡大,十二时中静坐多。
疏懒对人如素隐,等闲出语似禅和。
便须敕断子平事,来伴溪翁安乐窝。

诗句解析:

  1. “矮屋匡床两鬓皤”:“矮屋”形容居住环境简陋,“匡床”指用布或木头搭建的床。“两鬓皤”描绘了诗人年老的形象,两鬓斑白。
  2. “逍遥委顺奈吾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世事无谓纷争的超然态度。
  3. “三千世界醉乡大”:这里可能比喻诗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宁静之地,像酒一样让人沉醉。
  4. “十二时中静坐多”:描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安静,如禅定一般。
  5. “疏懒对人如素隐”:形容诗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如同隐居的人那样淡泊、疏离。
  6. “等闲出语似禅和”:诗人的话语平和而深远,有如禅宗大师般的智慧和修养。
  7. “便须敕断子平事”:这里的“敕”字可能是“命令”的意思。诗人想要命令自己去结束那些繁杂的事务,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与修行。
  8. “来伴溪翁安乐窝”:表示诗人希望追随一位生活在清幽环境中、享有安逸生活的智者(溪翁),一起享受那份宁静和快乐。

译文:
矮小的房子,简易的床铺,我的头发已经花白;
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到了我的安宁之所;
在漫长的一天中,我常常静坐沉思;
对我而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同未被污染的隐士;
我说话总像是一位禅师,话语里充满智慧;
我决定命令自己放下那些杂务,
跟随那位住在溪边、过着悠然自得生活的智者,去享受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共同创造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安宁舒适的避风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想象。诗中的“矮屋”、“匡床”、“两鬓皤”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质朴无华却又不失尊严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喜爱。通过描述自己在喧嚣世界中的孤独与超然,以及对于自然世界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最后两句更是点出了对和谐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为伍,远离尘嚣的愿望。整首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