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之外圣人徒,千载遗编喜卷舒。
一字名篇原易卦,万言论道广聃书。
黄庭丹学分苗裔,紫府仙经得绪馀。
正为文章太奇崛,寻常眼目亦痹渠。

诗句释义:

  1. 杏坛之外圣人徒,千载遗编喜卷舒。
  • “杏坛”在古代中国是孔子讲学的地方,这里代指孔门的学问。
  • “圣人徒”表示圣人的门徒或弟子。
  • “千载遗编”指的是历经千年的遗留下来的文献。
  • “喜卷舒”意味着这些珍贵的文献能够再次展开,被人们所阅读。
  1. 一字名篇原易卦,万言论道广聃书。
  • “一字名篇”指的是一篇有名的作品。
  • 这里的”易卦”指的是《周易》,一种重要的占卜哲学书。
  • “广聃书”中的”聃”指的是老子,这里泛指道家的书籍。
  1. 黄庭丹学分苗裔,紫府仙经得绪馀。
  • “黄庭丹书”指的是道教经典中的一种。
  • “黄庭”和”丹书”都是道教文化中的概念。
  • “紫府仙经”指的是道教中的神仙修炼法门,常与”玄门”、”天书”等词汇连用。
  • “绪馀”表示传承下来的内容。
  1. 正为文章太奇崛,寻常眼目亦痹渠。
  • “文章”指的是文学作品,这里的”奇崛”形容风格奇特、不按常规出牌。
  • “眼目”是指普通人的眼光。
  • “痹渠”意为堵塞不通,引申为难以理解、不被接受的意思。

译文:

杏坛之外圣人徒,千载遗编喜卷舒。
一字名篇原易卦,万言论道广聃书。
黄庭丹学分苗裔,紫府仙经得绪馀。
正为文章太奇崛,寻常眼目亦痹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关尹子》这部古籍的独特之处,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首联通过”杏坛”和”圣人徒”的意象,强调了孔门学问的重要性。颔联则进一步点明了《关尹子》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其内容深奥、意义深远。颈联通过对”黄庭丹书”和”紫府仙经”的描述,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神秘色彩。尾联则以”太奇崛”和”痹渠”的比喻,表达了对《关尹子》这部古籍独特风格的赞赏,同时也揭示了它在当时社会中的罕见程度。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关尹子》的深入解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