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诗人着布裘,愿得大裘一万里。又不见诗人叹茅屋,愿得广厦千万间。
重堂复宇御狐白,今世谁念人多寒。我衣穿空垂百结,蓬萝盖头四壁裂。
却顾悲号穷独人,露宿牛衣冷如铁。

注释:

  • 诗人穿着布衣,却渴望得到一万里的大裘。
  • 却又看见诗人叹息自己的茅屋简陋,却只希望拥有千万间广厦。
  • 在复堂复宇中御狐白,如今世还有谁关心人们生活的困苦。
  • 我的衣服穿破了洞,像蓬草一样,四面墙壁裂开了口子。
  • 回顾那些悲伤的穷苦人,露宿牛衣如同铁一般冷。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全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们在严寒中的困境,以及他们所受到的冷漠对待。诗人以“诗人”自喻,表达了他对贫困人们的同情和关怀。
    第一句:“君不见诗人着布裘”,诗人穿着布衣,却渴望得到一万里的大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贫穷人民的同情,他希望人们能够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三句:“又不见诗人叹茅屋”,却又看见诗人叹息自己的茅屋简陋,却只希望拥有千万间广厦。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诗人认为社会应该关注贫困人民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四句:“重堂复宇御狐白”,在复堂复宇中御狐白,如今世还有谁关心人们生活的困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他认为社会应该关注贫困人民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六句:“我衣穿空垂百结,蓬萝盖头四壁裂。”我的衣物破洞百出,就像野草一样生长。四面墙壁开裂,像是被风吹破的篷葛。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自己的生活困境,他的衣物破旧不堪,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
    第八句:“却顾悲号穷独人,露宿牛衣冷如铁。”回头看见那些悲号的穷苦人,露宿牛衣如同铁一般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穷人生活的担忧和同情。他认为穷人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和关爱,他们的生活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障。
    最后一句:“嗟乎,吾党之苗裔,岂弟仁者。”唉!我们这个朝代的子孙啊,难道不是仁爱的人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后世的期望和呼吁,他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和发扬仁爱的传统美德,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