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巷秋舂远,禅房夕磬深。
饥蚊常绕鬓,暗鼠忽鸣琴。
薄薄寒相中,棱棱瘦不禁。
时成洛下咏,却似越人吟。

【注释】

  1. 村巷秋舂远:秋天在村子的小巷里舂米的杵声已经远去。
  2. 禅房夕磬深:傍晚的时候,僧人敲着磬的声音已经很深沉了,这里指僧人晚上打坐念经。
  3. 饥蚊常绕鬓:夜晚常常有饥饿的蚊子围着诗人的发鬓嗡嗡叫。
  4. 暗鼠忽鸣琴:黑暗中突然听到老鼠在敲打着琴瑟发出声音。
  5. 薄薄寒相中:薄薄的露水沾湿了衣裳,指秋天的露水。
  6. 棱棱瘦不禁:身体瘦得禁不住风一吹,形容人消瘦。
  7. 时成洛下咏:时不时地吟诵着“洛城”的诗句。
  8. 却似越人吟:却像是越地的人们吟诵着诗歌的样子。
    【赏析】
    《病中夜坐》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写诗人在秋夜中病中独坐的情景。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因病而引起的孤寂凄凉之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一句“村巷秋舂远”,写的是诗人在秋天的一个清晨,独自坐在村间的小路上,听着远方传来的舂米声。诗人通过这个细节,描绘出自己身处偏远乡村的孤独感,同时也反映出农民们辛苦劳作的生活状况。
    第二句“禅房夕磬深”,诗人来到一个寺庙里,看到寺庙里的僧人正在敲着磬,声音深沉悠长。这一细节描绘出了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第三句“饥蚊常绕鬓”,诗人感到有些饥饿,因此常常被蚊子叮咬。这一细节不仅写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琐事的无奈和辛酸。
    第四句“暗鼠忽鸣琴”,诗人发现夜晚的老鼠竟然在敲打着琴瑟发出声音,这让他感到非常惊讶和有趣。这一细节描绘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的好奇和喜爱之情。
    第五句“薄薄寒相中”,诗人感觉到外面的寒冷已经侵袭到了自己的身体上,使得他感到有些不适和疼痛。这一细节反映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关注。
    第六句“棱棱瘦不禁”,诗人觉得自己瘦得禁不住风吹,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因为疾病而变得憔悴不堪的情况。这一细节描绘出了诗人身体的虚弱和无助感。
    第七句“时成洛下咏”,诗人不时地吟诵着“洛城”的诗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漂泊无定和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第八句“却似越人吟”,最后一句诗人以越地的人吟诵诗歌为比喻,抒发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