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西楼十二栏,日迟花影对人闲。
春风已入片时梦,寒食从今数日间。
折柳故情多望断,落梅新曲与愁关。
诗成欲访江南便,千里烟波万叠山。

二月三日登楼有怀金陵宣城诸友

百尺西楼十二栏,日迟花影对人闲。

春风已入片时梦,寒食从今数日间。

折柳故情多望断,落梅新曲与愁关。

诗成欲访江南便,千里烟波万叠山。

【注释】

①金陵:古都南京的别称。宣城:即安徽宣城,李白曾在此作过宣城太守。

②“百尺”二句:写西楼高耸入云,栏杆长且多,登临此楼,可纵目远眺。

③“春风”二句:说春天来了,花影摇曳在楼上,仿佛人在梦中一般。

④“折柳”三句:说因思恋旧友而折柳送别的事,常常在心中回荡,以致难以忘怀。

⑤“诗成”二句:说写诗作成以后,想到要拜访江南的朋友,就乘船顺流而下。

【赏析】

本篇是作者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春所作。诗人以“登楼”起兴,抒发了怀念友人之情和飘泊之感。

首联“百尺西楼十二栏,日迟花影对人闲”,点明“登楼”之因。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大地,所见景象是“百尺”高的“西楼”、长着十二根栏杆的栏杆、以及“日迟花影”。诗人登上高楼,看到“花影”在栏杆上晃动着。“日迟”二字,既写出了时间是在黄昏时候,也写出了诗人的心情。诗人登高远望,看到自己好友们的身影映在栏杆上,显得那么悠闲自得,诗人不禁感慨万分。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好友们的思念之情。

颔联“春风已入片时梦,寒食从今数日间”,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思友之情。诗人登上高楼,看到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然而,此时诗人却感到十分孤独,他想起了好友们,心中不禁涌起了无尽的思念之情。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诗人写到此处,已经将朋友的音容笑貌深深印刻在心,但他仍然无法忘记他们,因为他知道,他们一直在他的内心深处。

颈联“折柳故情多望断,落梅新曲与愁关”,继续抒发了诗人的思友之情。诗人回忆起当年在金陵宣城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景,那时他们一起折柳赠别,一起吟唱新曲。如今,那些美好的记忆已经成为往事,而诗人却依然无法忘怀他们。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希望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尾联“诗成欲访江南便,千里烟波万叠山”则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情。诗人在写下这首诗之后,决定去拜访江南的朋友们。他想到那里会见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听到很多熟悉的声音,那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啊!于是他下定决心,准备踏上这段旅程。然而,当他真正出发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已经装满了行李,而且还要带上一些生活用品。于是,他不得不放弃这次旅行的念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们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