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次峥嵘满贮书,十年名字满江湖。
张公阅世诗千首,扬子传家宅一区。
谩道春风须得意,那知秋雨不成珠。
自从雪魄冰魂散,鲁国今谁更服儒。

这首诗是林元复在被贬官后,面对困境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胸次峥嵘满贮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问。”胸次”指的是内心世界,”峥嵘”意味着丰富多姿、高耸入云。”满贮书”表明了作者心中充满书籍,学识渊博。

  2. 十年名字满江湖:这里指的是作者十年来的名字和成就在江湖上广为流传。”满江湖”表示广泛,”名字”指名誉或成就,”十年”暗示了长时间。

  3. 张公阅世诗千首:张公可能是指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或者历史上的人物,”阅世”即阅历世事,”诗千首”可能指的是诗歌的数量。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该人物有大量的诗歌传世。

  4. 扬子传家宅一区:扬子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扬雄,”传家宅”可能是指家族传承下来的住宅。这句话可能意味着扬雄的家族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住所。

  5. 谩道春风须得意:这里的”谩道”是说人们总是这样说,”春风”通常象征着顺利和成功。”须得意”意为必须成功,”春风得意”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事业得意、顺风顺水。

  6. 那知秋雨不成珠: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讽刺意味,”秋雨”象征了困难和挫折。”不成珠”意味着不能像珍珠一样闪耀。这句话可能是在说,人们总是认为成功是理所当然的,却不知道失败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7. 自从雪魄冰魂散:这里的“雪魄冰魂”形容人的品质纯洁高尚,如同冰雪般晶莹剔透。”散”意味着消散,消失。这句话可能是在说,因为种种原因(如政治斗争、道德沦丧等),那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

  8. 鲁国今谁更服儒:这里的“鲁国”可能是指儒家学说盛行的国家,”服儒”意味着尊重并遵循儒学。这句话可能是在说,现在的统治者是否还有人能够真正尊重并实践儒学。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知识与品德的重视,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对于道德沦丧和权力斗争的批判。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是一首反映作者内心世界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